中国人民大学曾艳兵教授《西方文学“源头说”之源头》学术讲座
题目:西方文学“源头说”之源头
时间: 2020年11月11日(周三)15:30-17:30
地点:226会议室
主讲人:曾艳兵教授(中国人民大学)
讲座概要:
关于西方文学或文化的源头,有所谓“两希说”,即希腊和希伯来文学是西方文学的源头。早在1930年,茅盾在《西洋文学通论》中就提出了“两个H”之说,指的是Hebraism(希伯来主义)和Hellenism(希腊主义)。茅盾的这一说法源自19世纪英国著名学者马修·阿诺德。阿诺德的“两希说”源自海涅,海涅的见解得益于温克尔曼和歌德。温克尔曼与歌德的认识又可以一直往前追溯,直至源头本身。这种对于西方文学源头的探寻,既有利于我们认识西方文学的基本精神和特征,也有助于梳理西方文学的发展轨迹和逻辑。
主讲人简介:
曾艳兵,中国人民大学二级教授,博士生导师,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《外国文学研究》主编;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理事,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外国文学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,中国高校外语学科发展联盟外国文学跨学科研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。主要从事西方文学与中西文学比较研究、后现代文学文化研究、卡夫卡研究。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《卡夫卡与中国文学、文化之关系研究》。代表著作有:《西方现代派文学研究》《东方后现代》《卡夫卡与中国文化》《卡夫卡研究》《卡夫卡的眼睛》《走向比较诗学》《后现代文学文化论稿》等。在《外国文学评论》《外国文学研究》《外国文学》《国外文学》《当代外国文学》《文艺研究》《文艺争鸣》《文艺理论研究》等刊物共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,另发表译文及学术随笔数十万字。